南通职大构筑现代建筑业公共实训基地
近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下发的《关于设立现代建筑业公共实训基地的批复》(通人社就〔201614号)同意南通职业大学以该校BIM技术、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常规建筑结构和绿色建筑等四个专业为基础建立“南通市现代建筑业公共实训基地”,并将通过政府购买实训成果等方式给予政策扶持和资金补助。南通职业大学作为全国首批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自建校以来始终坚持高职教育的办学方向,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办学使命,致力于提高人才培养规格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契合度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成效显著,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赞誉。
围绕产业设立专业。南通是闻名海内外的建筑之乡。建筑业既是我市的传统产业,也是支柱产业,在吸纳就业和增加居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现有一级以上资质建筑企业近200家,从业人员近170万人。目前在通高校每年有建筑工程类毕业生3500余人。作为地方举办的高职院校,南通职业大学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瞄准南通建筑产业发展,率先在全市举办建筑工程类专业,30多年来已发展成为省内领先、全国一流的建筑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该专业自设立以来累计已为南通建筑行业培养毕业生12000多名,被誉为南通建筑行业的“黄埔院校”、铁军建造师的“摇篮”,在南通建筑行业和全省高职院校同类专业中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注重内涵强化专业。目前,南通职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设有建筑工程技术、工程监理、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市政工程技术、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等7个专业,在校生近2400人。学院办学实力雄厚,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丰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科研、校企合作及社会服务成绩突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为省级特色专业、省示范性院校建设重点专业、省“十二五”重点专业群,2015年又被省政府确定为省高校品牌专业;工程监理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核心课程《建筑施工技术》为省级精品课程;建筑施工技术综合实训基地为国家级实训基地;建筑工程技术教学团队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拥有专任教师42人、兼职教师22人,其中正教授6人、副教授15人、博士6人、省“333”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2人、省教育厅“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1人、市级教学名师1人,“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90%;建有市建筑工程公共服务平台、市建筑节能及保温重点实验室;拥有1个校企合作共建学院、3个企业冠名订单班、2个中高职分段培养试点项目、1个专本分段培养试点项目、3项省教学成果奖。
服务地方彰显专业。目前,南通职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依托雄厚的专业优势、师资优势、资源优势、基地优势、平台优势,高度重视实训基地的开放与共享,积极开展对外的科技合作与社会服务。学院建有1个国家级实训基地、24个专业实训室,实训用房面积达7000◇,教学仪器设备达1300余套,设备总值达1200余万元。学院具有建筑行业“五大员”、建筑CAD、景观设计师、楼宇智能管理师等证书的培训资质,是我市60多家建筑企业的职工继续教育和技能培训基地,近年来累计培训员工1200余人次,开展技能鉴定300余人次。2014年,建筑施工技术综合实训基地因服务特色鲜明、成效显著被评为市高校服务型示范实训基地(第2名,共10家)。学院作为国家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江苏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曾获市首届职业教育服务经济贡献奖(第1名)、市高校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及多项省级以上技能大赛最高奖等殊荣。
如今,现代建筑业公共实训基地落户南通职业大学不仅有利于发挥主城区的中心优势和该校建工类专业的龙头优势,承接和集聚各方面的资源,保证服务半径的最大化、服务对象的多元化、服务效应的最优化;还将有利于满足南通建筑产业现代化对中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新要求,加快适销对路的人才培养和技能培训,助推南通建筑业的转型升级。遵照要求,南通职业大学将按照“公共、开放、先进、效能”的工作导向,用3年时间将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成为功能齐全、技术先进、国内一流、信誉良好、面向全社会开放的公共实训基地,成为南通地区中高职学校建工类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训基地,成为南通168万建筑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和技能培训基地,远期将其打造成为集人才培养、技能鉴定、行业比武、技术研发、创新创业、成果交流、国际合作于一体的区域高品质公共实训基地。 万军姜乐军
http://epaper.ntrb.com.cn/new/jhwb/html/2016-03/13/content_53937.htm